IMG_20170330_080307.jpg

雪山西稜,這個熟悉的名字像是個魔咒,讓我兩度因故撤退,百岳這條路一直走不到終點,不免有些懷疑?是命運的安排還是能力不足...

行前三個禮拜在群組上看到雪山西稜成行的消息,心頭動念了一下,畢竟比預期中的端午假期提前了不少,擔心體力無法負荷,而陰影盤據不散多少也影響了下決心的速度

生性樂觀的我,只考量了一晚,隔天就完成報名

機緣來了,就要緊緊抓住,時間不等人

D0,3/29(三)台北車站--南山村

1820來到熟悉的台北車站東三門,吃了個台鐵便當,看著參加活動的人陸續前來報到,總計團員12,領隊嚮導2以及明天才會合的協作2,總共16人,真是好大一團

上了中巴,直奔南山的隆達民宿住宿,樓下開了間全間便利商店,明亮的燈光給往來的過客帶來光明與希望

我們六人睡一間大房,不少往事伴隨涼涼的感覺進入夢鄉

D1,3/30(四)南山村--369山屋

0510左右醒來,整理好裝備後下樓吃早餐,簡單的包子饅頭茶葉蛋再配上一貫熱咖啡,幸福感十足,心裡都暖了起來

隨後驅車進武陵農場,領隊自我介紹西稜走過三次,而且即將三度完百,不禁為他感到驕傲...來到登山口,趁著替代役還沒上班,為免再耗時間,大夥匆忙上路

這條路走過不少回,再熟悉不過了,領隊沒有放飛,但大家也都按自己節奏走,到七卡大休息

天氣很好,涼爽的溫度下,走在步道上真是幸福,只不過腦海浮現最鮮明的印象卻是最近走雪西撤退的情景...對我來說那是唯一一次因為自己的身體狀況問題而撤退,當下是個打擊吧!

來到七卡,休息時間還蠻久的,慢慢發現領隊休息都不講明時間,有點難以適從

離開七卡,坡度仍陡,繼續往上,目標是到哭坡吃中餐,領隊的節奏有點怪,和往常的近一小時休一次不太一樣,次數增加不少,且由於路況不熟?在3.5K附近間隔10分鐘左右竟休了兩次,這樣忽冷忽熱的模式,讓我這需要熱身

的體質不太舒服,心裡不免有點滴沽

休到身體都涼了,還是不清楚何時動身,幾個山友也有微詞,而領隊仍沉浸在他自己的天地裡和隊友天南地北的聊,實在....唉,不得已只好開口提醒,才繼續動身前往哭坡

天氣不錯,煮了碗泡麵當中餐,看看山頭,享受這一片悠閒

IMG_20170330_121120.jpg

IMG_20170330_113537.jpg

陡上哭坡,其實不累人,記得鐵腿不過9分鐘多就搞定,然而隊伍上了哭坡後竟又休息了起來?雖說時間充裕但這也太太不正常了

或許是領隊揹得重吧?我想

來到雪山東峰,遠方的雪山圈谷上覆蓋一層白雪,特別吸引人,行前的氣象預告或許明晚有下雪的可能,內心有點期待

IMG_20170330_130603.jpg

午後來到369,看著前方品田的皺褶紋理,桃山頂的草坡...回想這11年來爬百岳的歷程,豐富的感受油然而生

住宿的人不多,品質還不錯

D2,3/31(五)

由於擔心午後可能變天,領隊宣布天微亮就出發,前往翠池山屋,真是個明智的決定

從369上黑森林,走在這條熟悉的路上,腦海裡浮現許多影像,從11年前離開職場時的方向未定即首度造訪,之後來了四五次,每次都令人印象深刻,這是不是意謂著還沒老?

進入黑森林,光線從後方射入,穿過高聳林立的冷杉,隨著枝幹搖曳閃耀,真是美

來到圈谷口,陽光普照但溫度很低,領隊給大休息,讓大夥盡情欣賞這難得的的壯闊景觀

由於隊中有一瑞芳高工高三的小弟還沒登頂過,領隊決定直上翠池鞍部後,再分兩隊前進,

循著圈谷中的小路往北稜角方向,走沒幾分鐘,就明顯感覺到領隊對路徑不熟?還好協作土蜂及時解圍,我不禁開始懷疑領隊的三輪百岳是否椪風?

更令人不解的是,途中遇到一位領隊熟識的原住民,領隊竟自留下與其敘舊,讓隊伍自行跟著協作往上...不解?

登上翠池叉路口,天氣丕變,冷風強吹,令人坐立不安,紛紛打消再登雪山的念頭,趕忙往翠池山屋移動,看看能否避過短暫的鋒面

下到翠池山屋,高聳的玉山圓柏林中的紅色屋頂小木屋相當引人注目,繞過山屋先來向土地公拜拜祈福,希望這次能順利平安,畢竟西稜已經走第三次...

全隊擠在山屋裡,雖活動空間不足,些許不便,但這樣的天候有個遮風避雨的地方,就是幸福

午後開始下雨,溫度急降,幾乎都躲在睡袋裡取暖,隔壁的鍾大哥看來有點狀況,頭有點疼,像是輕微高山反應?吃過藥後續睡,希望沒事

雨持續下,溫度愈來愈低,山屋內還是很冷,有些人的睡袋質量不佳,應該是蓋不暖吧!上山,裝備還是提升一下很重要

窩在睡袋裡,心想明早醒來一片雪白應該會成真,嘴角不免泛出笑容,只是...冷到連我的montbell睡袋都快撐不住了,向外一看窗台下仍有積雪未化

傍晚早早用餐,盡早休息,明天預計要到大南山西鞍營地

D3,4/1(六)

昨入夜後雨勢不斷,不久即轉為飄雪,隊友都很興奮

清晨起床,領隊的指令並不明確,所以也略為耽誤了出發的時間,無妨,今天行程還算輕鬆

從翠池山屋出發,穿梭在正在下雪的森林裡,那場景簡直夢幻到極點,是我爬山以來的第一次,這一回真是賺到了

積雪幾乎淹沒了路徑,往火石山方向的路條又不多,想必走在領頭一定很辛苦,這時候除了經驗更需要有個GPS導航指引路線

然而,我們的領隊也沒航跡指引,僅憑著多年前的經驗,走起來當然很不順,好處是多了些時間在下雪的森林中行走

還是得感謝協作土蜂,大概也發現問題所在,後來改由他帶路,才進入狀況

雪一直下,大夥的情緒很高昂,一個多小時後來到滿是積雪的下翠池,猶如人間仙境般的美,倏然出現在眼前

不得不承認,這一池的美遠超過我所見識過的任何一漥水

停留近30分鐘,讓大家好好欣賞也好好拍一下

離開下翠池後,一路慢慢緩下,來到博可爾大草原,雪白沾滿綠地,有部分融雪匯流到登山步道上,有個隊友實力不佳,行進本就緩慢,穿著低筒登山健行鞋,行走時為免弄濕鞋子,更是龜速...

不小心還滑了一跤,光整理起身就讓全隊等了20幾分鐘,到最後連領隊都看不過去,要求他改走前方,才略有改善

來到火石山下營地,看起來只適合搭兩頂帳篷而已,縱走還是跟團來的單純些

從營地上行,一路上坡,踩在融雪的小徑上,穿著雨鞋舒適的多,近一小時後登頂火石山,我的第96座百岳入袋,心情舒暢不已

IMG_20170401_112831_BURST2.jpg

IMG_20170401_113039.jpg

IMG_20170401_113047.jpg

IMG_20170401_113107.jpg


對面雪山大小霸聖稜線清晰可見近在幾尺,火石山的展望相當不錯,明顯跟領隊說的不太一樣,感覺氣球快被吹破了...哈哈

回到火石山下營地,簡單用餐後,唯恐延誤行程而摸黑,此後隊伍行進休息比較有序

傍晚來到大南山西鞍營地,營地寬廣還算避風,但今天乾冷,溫度仍舊非常低,晚餐過後大家早早就寢

躺在睡袋裡,回想這次的旅程,自己似乎還是有點輕忽,褲子穿得過於單薄,常常一休息就兩腳抖個不停

IMG_20170401_112834.jpg

(登頂火石山,第96座百岳)

D4,4/2(日)

今天是行程最硬的一天,先是領隊安排得起床出發時間太晚外,外加昨夜零度下的低溫,導致許多人的登山鞋襪都結冰更耽誤了許多時間,還沒出發我就知道今天鐵定到不了28K營地

原定0400出發,推遲到0500,像是人為的因素造成,有點無奈

出發,感覺路況還好,也算清楚,天氣也很配合,太陽出來後溫度明顯提昇了些,休息時兩腳不再發抖

森林草原倒木箭竹穿插,時間雖有所耽誤,還好行進間並不驚恐趕路,原來翔馬老闆早有備案且已交代優秀協作土蜂處理

行前做了些功課,重裝爬上頭鷹山還是很累人的,近十年來爬山跑馬已練就一身的耐性,知道一步一步來,自然會抵達終點

約1000登上3510M的頭鷹山,此行的第二座,也是我的第97座百岳,能順利完成,這兩天的不順就不重要了
 

IMG_20170402_095800.jpg

IMG_20170402_094249.jpg



從頭鷹山上望向對面草原,走向稜線優美,草原廣闊的是奇峻山,比頭鷹還高但不是百岳

過了奇峻,先爬上大雪山北峰,然後目標是大雪山,能列入百岳排名,不管是山形氣勢稜線等應該是很明確的,有在爬山的人多少會有些概念,會錯過嗎?

或許太過投入,也可能是爬坡太累,經過大雪山北峰時領隊沒注意到,我也是,心想跟著隊伍走自然沒問題

來到大雪山叉路口,一基底龐大的獨立山峰就在叉路旁,很有特色的一座山,很多人應該跟我一樣有所疑問,這不是大雪山嗎?

領隊很確定的指著前方柔美的稜線大草原上的山頭(應為匹匹達山)才是,而且還跟隊友說那不是百岳只路過而不登頂...

經過叉路往下,循著領隊所指方向走約10來分鐘,遠處可見協作已搭好帳篷,而且土蜂漫步走了過來很客氣的跟領隊說:以前我跟過的隊伍都有爬上去喔!應該是百岳才對!

這下糗了牛皮破了,該怎麼面對呢?當個領隊沒帶GPS,沒航跡,沒地圖,甚至行前也沒認真做功課,是該自己承擔...

百岳近在咫尺,豈容錯過,大家不待命令,放下背包,就往差點被錯殺的大雪山山頭而去,再也沒人理會領不領對?

約1500登上此行的第三座百岳,也是我的第98座百岳,快樂的心情稍微沖淡了差點錯過的鳥事

 

IMG_20170402_144803.jpg

IMG_20170402_144831.jpg



大雪山,標高3529,二等三角點,編號1545,為十崇之一

心情愉快腳步輕盈的下山,背起背包往匹匹達營地而去,協作以幫忙搭好帳篷,真是感恩,此行若沒有土蜂,後果不堪設想!!!

稍晚,全員到齊,此行的班長對行程安排發表個人意見,順便對差點錯過大雪山有點怨言,場面有點難堪,我想當領隊,還是清楚一點好

今天沒到28K,意料中事,差點錯過大雪山那是失職,關於這翔馬要加油...

多了一些空閒,喝喝茶,聊聊天,拍拍照,也算是意外帶來的福利

D5,4/3(一)

匹匹達營地廣闊,天氣回溫,睡起來舒服多了,為彌補昨天少走的路段,提早到0400摸黑出發

黑暗中登頂匹匹達山,大家都無心拍照,續行

0615來到可汗池叉路口,稜線上有一組熱血的年輕人,鞍部則是我們這批熱血的老人,休息時仰望天空片片白雲高掛,很像棉花糖

續行,一路下坡往林道28K而去,這一段路況可算是西稜中比較難走的一段,倒木箭竹破碎地形穿越溪流陡下...等,要有些經驗才行

途中幾次領隊帶錯路,多虧大家協助才得以完成

下到林道,目標往26K中雪山登山口,然而這2K林道狀況極差,推進速度很慢,隊伍前後已明顯拉出距離

經過一番討論,時間上還來得及,決定還是一起上中雪山,押隊的阿勝想勸退實力最弱的一位不要上去,結果...失敗!

上中雪山,約需陡上近800M,理論上輕裝應該還好,不過前半的路程,厚厚的松針撲滿斜斜的路面,腳底無從施力,又擔心滑倒走起來相當辛苦費力

還好過半後,有所轉變,坡度依舊,但松針消失,加上兩側偶有竹林樹木可供借力,相對輕鬆

約1300左右登上嗆辣中雪山,此行的第四座也是最後一座百岳,也是我的第99座百岳

IMG_20170403_124744.jpg

IMG_20170403_124800.jpg



辛苦來了三次,終於完登西稜,興奮滿足充滿全身,開心啊!!!

下山倒是比想像的容易多,但還是在最後的松針路段滑倒兩次,幸無大礙

回到登山口,稍事整補過後,續行林道,目標是16K處,還有10K要走

這10K的林道,偶有坍方,相對容易得多,45個人結伴同行,前段速度相當快

後來,大夥決議走慢一點,輕鬆一點,聊聊天就過去了

果然,不到3H的時間就抵達16K營地,協作也幫忙搭伙帳篷

今夜營地平坦寬闊又避風,我們把背包放到帳外,好好享受完登的這一晚

臨躺下睡袋時,腰部一陣痠痛,動彈不得,似乎有閃到腰的現象,完了,還有一天要走

D6,4/4(二)

行程的最後一天,目標是230林道的0K起點位置

起床,腰痛嚴重,趕緊吞了止痛藥,迅速盤算是否要將全部家當都交給協作幫忙?最終還是自己揹下山

這16K的路況有兩處比較大的坍方,其中9K比較嚴重須高遶而過

第一小時,止痛藥效仍不明顯,凡有落差登高躍下的每一次都拉扯腰部肌肉,痛啊....但隱忍住不敢叫出口,自找的,怨誰?

之後藥效發作,痛感僅剩十之一二,無礙行走

9K大崩壁,範圍很大,高繞處都架有繩索,小心行走並不危險,不過在我前方不遠實力最弱的那位走起來戰戰兢兢速度很慢就是

過了9K崩壁,接回林道,路況網路資料全無,但看起來相對好很多

果然如我們所預期,近乎康莊大道,一路暢行無阻,1200來到小雪山遊客中心

休息一下等候隊友到齊後,確認接駁車只能到43K,大家只好再走一段國家步道下山

原以為應該一路下坡往43K的遊客中心,但國家步道卻是一路向上,往鞍馬山而去,真是折磨人,這段平路加上坡應該有2.5K左右

直到經過右側營區後,左轉一路向下,陸續遇到遊客心情才開朗起來

途中遊客問我們從哪來?走多久?答以從武陵農場來走六天,嚇得他們差點從林道摔下來,畢竟每個人的生活方式不同

1340終於抵達大雪山遊客中心,到廁所簡單盥洗換上乾淨衣服,到東勢田媽媽客家菜館吃慶功宴

返程,意外地一路順暢,在三峽下車轉搭計程車回家,結束六天的旅程

接下來,還有最後一哩路...想想來邀哪些人才好?

 

IMG_20170331_074012.jpg

IMG_20170331_112305.jpg

IMG_20170401_053402_HHT.jpg

IMG_20170401_065212.jpg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阿枝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