02:00起床,習慣性的開機,沒有任何消息,這樣的情況該算是好消息吧!
02:30早餐,慣有的稀飯醬菜,在山上,我自然沒有興趣。
03:00出發,目標是北峰氣象站看日出。此時天空星月爭輝,地上寒風吹拂,溫度計上顯示為-3度C,冷得令人印象深刻。離開排雲山莊,泥鰍帶隊以穩健的步伐,一步步向上,前2.2K抵達主北峰叉路的風口前鳥籠處,約花費了兩小時的時間,其間爬升高度約400M,一路走來並不覺辛苦。只是寒風不斷侵襲臉部,我雖有魔術頭巾護體,但仍難擋其威,鼻水直流。過了風口,沿著碎石坡陡下2-300M,逐漸增加的積雪,已經硬化的殘冰,冰凍的鐵鍊加上不斷向下滑動的碎石,行走其中,為求平衡,常需依賴手掌緊抓鐵鍊才不致重心不穩。我很清楚該如何通過這段陡下的碎石坡,只是將狗鐵絲手套遺留在排雲而只戴了上膠的棉質工作手套的我,實在無力與冰凍的鐵鍊相抗衡,不得以改用手肘勾住鐵鍊,藉由層層衣服來隔絕冰冷,幾經折磨終於度過這段又冷又滑又陡的碎石坡。
過了碎石坡,繼續向下,路徑清楚,天際稍明,略微泛紅,黑暗就快擋不住光明。大家好像都感受到這一難得時刻即將來臨,莫不自然加快步伐。
06:25就在行抵離北峰平台僅剩約50公尺的時候,光明終於按壓不住,瞬間衝破黑暗綻放光明,溫暖熱情的火紅,從天際射向四方,逐漸照亮蒼穹,這一刻我看呆了,呆在原地,迅即轉向太陽,像是朝聖般迎接這久違的一刻。上次在這裡看日出,已是25年前的事了.我很用力也很用心的回想:當時的伙伴有哪些?現在又去了哪裡?說實在的,答案很模糊。畢竟,在雄偉的大自然面前,特別是標高達3858M的玉山北峰前,人實在太渺小,就連25年前的回憶也是一樣。只是,難免會浮現另一個念頭,如果那不只是過往的回憶,意義會不會有所不同?
太陽很快站到雲層上,像是宣告黑暗即將成為過去,我很真心的期待。用力的爬上北峰平台,主峰、東峰就屹立在眼前。主峰的氣勢不凡、線條清晰、落差雄偉、稜線角度分明,舉凡東北亞第一高峰所具備的特質與形象,都是從北峰看出來的,也就是說主峰的美要到北峰才能強烈感受到。全團的人不斷在平台上移動、拍照,無不尋求最美的畫面,記憶在腦海,也記憶在相機。我走到氣象站後,意外發現北峰的身影正好投射在對面山壁上,很特殊的景象。後來氣象站的副站長出來和我們打招呼,幫我們拍團體照,看著他的身影,想到吃的用的都要自己揹上山,想到每天看著日出日落,想到每天浸潤在雄偉的山頭上,會不會看透生命的起落?
07:15在依依不捨中,告別了北峰,循原路回主峰。原先風口陡下的碎石坡,如今轉變為陡上碎石坡,但對我們這團算是健腳的山友而言,並不算困難。抵達風口,稍喘口氣,隨即左轉陡上主峰,最後這0.2K走起來雖有坡度,但真的不難。
登上東北亞及台灣最高峰,我感覺自己的心情很平靜,沒有絲毫激動,只有靜靜的環顧一切,享受登高望遠的感覺而已,可能是登上玉山主峰真的不難,沒有痛澈心緋的感受,印象就淡薄,縱使是第一高峰也一樣。不過,一旁的東峰卻是一再地吸引眾人的目光,黑色的外貌,拔地而起,幾近垂直的角度,在在說明她的不凡。最年長的許大哥在主峰上向他的嬌妻羅小姐耍賴,或者說是撒嬌,讓在一旁的我羨慕不已。
09:50再度啟程,轉往1K外的東峰。從主峰頂沿著稜線一路往下,繞過鳳尾岩,再經兩個小山頭,直下主東鞍部。從鞍部往上看,平均約7-80度的上攀角度,真的令人心驚膽跳,顯然一失足,連說再見都來不及。然而這並阻撓不了我們登頂的決心,一步一步,一階一階,集中精神,奮力向上,一次次克服自己膽怯弱小的心靈,終能攀上玉山東峰。辛苦、激動、滿足、愉快...等複雜的情緒湧上心頭,難以形容,無法言喻。有山友甚至躺著補眠,這是何等的幸福何等的享受呀。
等到全員到齊,又拍了團體照後,便起身回程。上山容易下山難,考驗的不只是身體的力量,更是對心理素質的砥礪,這是一段快速成長的歷程。好不容易下了山,又要從最低點一路爬上主峰頂,又是挑戰信心毅力耐力的過程。第二次爬上主峰,內心的感動明顯較第一次來的多,我想那是拜東峰之賜。
這次,大家決定在主峰上面多停留一些時間,享受這難得的好天氣,喝茶、喝湯、分享揹上山的所有食物,山在這一刻徹底打破人與人之間的藩籬,很舒服的感覺。
心滿意足了,離開主峰開始2.4K的下坡,也許是心情已然完全放鬆,生理的酸痛反應慢慢反映在雙腳上,下山時老天爺很意外的安排變成我一個人走,這是我最舒服的一刻,像是一個人擁有這座山,不急不徐,像是靈肉分離,靈魂主宰控制著雙腳的速度,直到豐富了靈魂,16:00回到排雲。
和家人通了電話,疲累的聲音讓我不想多說,晚餐也僅喝了一碗湯充飢,就上床就寢,結束充實的一天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阿枝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